無線充電是指運用無線電能傳輸技術,以磁場傳送能量,從而不需要使用電線連接,擺脫了線纜對用戶使用體驗的束縛。無線充電技術主要依靠磁場,不會引起短路、起火等事故,相較于有線充電更加安全。
同時,一個無線充電裝置可以對接多個用電裝置,實現了充電設施的兼容性,省去了多個充電設備的麻煩。因此,無線充電技術具有方便、安全、空間利用率高等特點,能夠解決智能手機續航時間短以及電動汽車充電樁短缺的問題,是未來充電技術升級的必然方向。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公布的《2017-2022年中國無線充電技術發展前景及投資機遇》顯示,我國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2007年),該階段無線充電技術處于技術儲備、理論研究為主。無線充電技術發展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在新型材料及相關技術的推動下開始逐步發展。在經歷第一階段技術孕育期之后,90年代開始進入無線充電的初步穩定發展,專利年申請數量開始緩慢增長,覆蓋的領域有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智能穿戴、醫療設備、交通運輸。2007年之后,無線充電相關專利年申請數增幅進一步加速。
第二階段(2008-2014年),無線充電技術進入商業化應用初期階段,技術存在不足,但已經在筆記本、智能手機領域獲得應用。2008-2014年,隨著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無線充電技術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這加速了無線充電技術商業應用進程。2010年,在中國CE創新設計盛典上,戴爾展示了一臺無需電源的筆記本電腦Latitude Z,這是全球第一臺配有無線感應充電基座的筆記本電腦。
第三階段(2014年-至今),無線充電技術不斷完善,商業化進程加速,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領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2014年以來,智能手機的普及度不斷提高,智能手機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限的電池容量與高頻次的使用對電池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無線充電技術正式進入商業應用階段。2014年低,蘋果公司的電子手表產品iwatch底宣布將無線充電技術應用推廣,并從iwatch著手向企業全線推廣無線充電功能。2015年7月,高通QTI部門正式推出了一項全新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WiPower”技術,聲稱未來智能手機只要是套有金屬材質的外殼都能直接通過無線的方式進行充電。
2014-2017年,無線充電技術在智能手機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包括三星、蘋果、索尼、谷歌、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在內的品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無線充電技術產品。同時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元年,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使得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無線充電技術應用的第二個重要市場。
新思界產業研究員認為,2014年之后無線充電技術正式進入商業化進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中,除歐美等企業外,我國企業也開始關注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并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無線充電技術中電磁感應及磁共振技術發展最為迅速,雖然整體的商業規模仍然十分有限,但無線充電技術標準的逐步統一、政策的穩步推進、國內外巨頭的紛紛布局、無線充電產品的不斷成熟,都將成為無線充電技術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